|
发表于 2024-4-28 16:40:03
|
显示全部楼层
3
我没读过李银河的任何社会研究学术作品,甚至没打算过要读。不过,在2013年第四期《花城》里读到她的短篇小说《爱情研究》时,我喜欢上了她的文字。也许哪一天,我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,床头上放着的会是她的和王小波的书。! b; }! P6 c9 S3 c
fficeffice" />
: q$ Q/ M$ o/ a) E+ Q# K8 @小说的题目是《爱情研究》,开篇引用罗兰·巴特的话“我实在很想弄明白爱情是怎么一回事。”
0 k7 ?3 V1 j! V) U: k小说以一名25岁女性第一人称自述其爱情探索过程,被性伴引导着尝试过SM、喜欢着SM,以爱情研究的名义诠释着SM主体的最适合的关系——2 ]6 I9 K* W7 o) |/ _) p, k: N" l
“我们的灵魂将成为终生的朋友,我们的肉体(可以)是偶尔的朋友。正因为我们的关系跟财产、跟婚姻都毫无联系,所以可以没有独占欲,没有嫉妒。”
4 V+ c) u. Y y& N3 u' A" [
- |) k5 X+ k$ t2 ?6 H李银河女士在小说中赋予这位年轻的女性(“我”)148的智商,不漂亮(写到这里,不由想起在卧龙岗看到的一篇帖子,楼主想贴图说明女M都不是美女甚至是丑女的现象,引来砖头无数,口水战从2011年延续到2013年,倒是很好玩)。从16岁自己选择第一位性伴起,到25岁时经历了12位玩伴。12位玩伴都是特意选择的:岁数最大的45岁,最小的15岁;一个德国小伙子,一个黑人小伙子;一位是生理男性心理女性,一位相反,还有一位是非常漂亮的拉拉。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未知的世界,就如不同的菜系,没有亲身品尝怎么能确切知道喜欢什么味道?而且这样的遍尝百味也比较有趣,可以使生活丰富多彩。
$ R) A8 B) n, G: O3 S- T(絮叨几句:关于这个女孩自己选择性伴的问题,李银河女士说得挺有意思,有点跟上述提到的帖子不谋而合——帖子里关于女M不漂亮甚至巨丑的论调有人赞同,跟帖中说“事实上生活里很多m比较容貌中等甚至以下确实很多。原因是:姿色好的女子,根本不缺乏男人的追求和xing爱,因此相对欲望上比较饱和。吃饱的状态下,sm实在是可有可无的。姿色一般朝下的女m,很多人生活里的xing欲都饥渴难耐,碰上sm简直就如火如荼。而且通过sm寻找男人,不但有sm情趣,而且更容易实现xing欲。”2 E; Q: e2 C o' F* w% T/ `) |
女孩在16岁上高中时选择第一位性伴就是主动出击的。原因在于“班里几个最漂亮的女孩都有一群男生追着。可惜我不是很漂亮,长相只能算周正,一般人吧。我的长处是智商高,总是班上第一名,而且一点不费劲儿。可惜在交朋友方面没给我加分反而给我减分。比较笨的男孩在我面前有压力,觉得抬不起头来。就因为这个,我虽然考试总是高居榜首,可是心里还是有隐隐的失落感:我不如那些漂亮女孩快乐。”1 s# \7 \ @' M4 d' R
; {0 w+ O$ i3 `7 d) H
就是这样一位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、年薪30万、芳龄25的女孩,有过12位性伴的女孩,情绪低落和心绪不宁,原因是没有遇到爱情,为什么就遇不到爱情呢。因此就开始了研究爱情——
# m: Q; }/ ~& N- W) i, h# ~爱情究竟是怎么回事?发生的几率有多高?怎么才能发生?能不能等得到?还是必须自己主动去找才能找到?7 N% F$ h& J$ h8 b5 z6 X
李银河女士借助这位25岁、不漂亮、智商比较高的女孩角色,对以上问题有什么见解和阐释,又是如何引人SM关系模式的,请跟我一起读这篇由社会学家写的小说吧。敬请关注,且看后续。 |
|